隧道堵漏常用的方法是后填法,即先將管段沉放在溝槽底上的臨時支座上,并使管底形成一定的空間,管段底板內預設液壓千斤頂,在定位時可以頂向支座,調節管段高程,隨后用墊層材料充填密實。 后填法中使用較多的是灌砂法,采用沉管法施工的水下段隧道,比用盾構法施工具有較多優點,主要有:
1、容易保證隧道施工質量,因管段為預制,混凝土施工質量高,易于做好防水措施,管段較長,接縫很少,漏水機會大為減少,而且采用水力壓接法可以實現接縫不漏水。
2、工程造價較低,因水下挖土單價比河底下挖土低,管段的整體制作,浮運費用比制造,運送大量的管片低得多,又因接縫少而使隧道每米單價降低,再因隧道頂部覆蓋層厚度可以很小,隧道長度可縮短很多,工程總價大為降低。
3、在隧道現場的施工期短,因預制管段(包括修筑臨時干塢)等大量工作均不在現場進行,
4、操作條件好,施工,因除極少量水下作業外,基本上無地下作業,更不用氣壓作業,⑤適用水深范圍較大,因大多作業在水上操作,水下作業極少。
灌砂法適用于寬度較大的大型管段,從水面上用砂泵將砂水混合料通過伸入管段底下的噴管向管底空間噴注,使形成一厚實均勻的砂墊層,噴砂作業須設臺架和一套噴砂與回吸用的L形鋼管。處理沉放管段基礎的目的是使溝槽底面平整,而不是為了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在水下開挖的溝槽,其底面凹凸不平,如不加以整平,管段沉放后會因地基受力不均勻而導致局部破壞,或因不均勻沉陷而開裂,為了提高溝槽底面的平整性。